昨天發了 肛交?性高潮?讓五歲就被性侵到十歲的網紅告訴你性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這篇文章後,在臉書上引起不小的迴響,幾乎九成九的網友們都是表示贊成從小開始性平教育,並且為我的勇於揭發自己的過去感到敬佩。
為什麼只是把自己的過去講出來會被視為『勇敢』?
因為我的過去並不是大部分的人有機會去經歷到的,而在華人的文化下,我經歷過的事情會被歸類在負面那一邊。從小我們就被教育成必須遵守社會的某些潛規則,例如『對長輩要有禮貌』、『看到人要打招呼』、『聽話才是乖孩子』、『好好讀書將來當一個有用的人』…諸如此類問大人為什麼我必須這麼做時,大人自己也回答不出一個所以然,只會叫我們閉嘴聽話對了。

因為這一個留言,我決定寫這一篇文章,上週六我回屏東陪兒子們,睡覺前我讓他們跟我一起看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選擇了『貓的孩子』那一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太適合給孩子單獨觀看,太沈重且有些太複雜的劇情若沒有家長適時解讀的話孩子可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釋劇情進而造成誤解。
先簡單說一下我的一雙兒子們,雖然都是我與前夫共同的小孩,他們兩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與天賦。大兒子心思細膩喜歡閱讀,可以說是抱著書長大的;小兒子在出生的時候差一點夭折,身體狀況一直都不佳,加上有亞斯伯格特質,幼稚園時期老師就曾經建議我帶去給醫師診斷並接受早療。
我拒絕了。
對我來說他好不容易才活了下來,只要平安健康我就滿足了,學得慢、表現不如人並不會影響我對他的愛。我相信他有他自己的學習步調,我只要陪著他就好,後來他雖然在各方面學習速度都落後同齡小孩,但在體育能力上卻展現出極佳的天份。

然而,體育表現雖然很優秀,大多數人仍舊只注意到他成績不如哥哥這件事。為什麼哥哥看一遍就會的東西你不會?為什麼哥哥幼稚園就會背九九乘法表你不會?為什麼這次國語考23分?都已經考那麼差了為什麼不讀書?除了一大堆的為什麼,小兒子時常也得面對來自他父親的嘲笑。
由於離婚的因素,一雙兒子們目前是由前夫照顧的,我則是定期南下去陪他們。研究個體心理學之後才明白,我小時候的那些脫序行為並不是真的想要使壞;我以為我自己不愛讀書其實只是『不愛被強迫讀書』,我現在一個月看的書可能比我國中三年加起來還要多,完全就是個熱愛學習的人啊。
每一個人都應該是要熱愛學習的
人在發現未知的事物時會特別興奮雀躍,因為人天生就有追求卓越的天性,因此各位會發現許多孩童時期不愛讀書成績很差的孩子,長大成人沒人管後反而變成喜歡讀書或是吸收知識了。因為沒有一個人會喜歡在被逼迫的情況下去學習,而一般的孩子所經歷到的就是父母逼迫孩子用功讀書,學校也是,考試考不好就打到進步為止。

我陪著兩個兒子看『貓的孩子』時,國一的老大不時會倒抽一口氣,劇情太過沈重讓他覺得喘不過氣;而小兒子比我原本預期的還要更加會思考,他一邊看著劇一邊聽我解釋劇情,在其中幾段劇情時忍不住流下眼淚。
- 媽媽求兒子表現好一點才能讓她的婚姻重新得到幸福的時候
- 爸爸因為兒子考太差而體罰他的時候
- 媽媽責怪兒子都是他成績太差才被家族的人看不起的時候
- 媽媽要求家教老師狠狠揍小孩不要客氣的時候
- 小孩求媽媽抱一下自己但媽媽只在意他的成績的時候
由於表達能力還不是很純熟,小兒子沒有辦法跟我解釋讓他崩潰哭泣的原因是什麼,但我知道是因為小兒子在劇情中感受到了同樣的壓力與痛苦、對於愛的渴望與矛盾:『我的成績太差,所以爸爸媽媽你們才不愛我嗎?』
『貓的孩子』劇情中幾乎可以說是媽媽一手在照顧小孩,而爸爸則是在外面養小三沒什麼盡到父親的責任,在這樣的環境下使得兒子會想要去保護、照顧媽媽,然而媽媽卻只在乎兒子的成績如何,甚至在親人往生燒紙錢時都只求保佑兒子考個滿級分。
劇中的孩子最後崩潰試圖殺死母親,我想那是帶著玉石俱焚的決心吧?活著太痛苦了,達不到他人的期望,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感受不到他人對自己的愛,對這個世界已經徹底絕望。他在動手掐死母親的過程中,家裡的貓咪生下小寶寶了,小貓的叫聲讓兒子清醒過來,母子兩人也暫時先放下剛剛發生的事情一起打理剛出生的小貓。
『貓的孩子』結局是還算圓滿的,母親終於明白孩子不論如何都是獨立的個體,而她婚姻不幸福也不是孩子成績不好造成的,她只是不想面對自己失敗的人生。最後想通了這點後,母親決定放手讓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孩子跟著水電工師傅當學徒,而母親也勇敢離婚重新開始新的人生。
但電視劇畢竟只是虛構的,現實中許多的家庭一輩子都無法領悟這個道理,父母始終不願意鬆開那緊抓著兒女的雙手,他們將自己達不到的理想強加在兒女身上,試圖讓兒女們去替他們彌補自己的遺憾,卻沒有考慮過兒女他們也有自己的自由意志。
他們認定兒女是自己的財產,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力控制兒女,然而過度的控制換來的往往都是孩子的抵抗,可是孩子畢竟人生經驗不足,他們沒有辦法明白自己的反抗是否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後果,因此有些孩子在叛逆期間犯下天大的錯。
若父母懂得站在與孩子同樣的高度傾聽他們,接受孩子原本的模樣而不是一直要求或期待孩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樣,叛逆期根本不會出現。孩子的叛逆,是為了奪回自己主權所採取的行動,若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當然也就沒必要採取激烈的手段來抗爭了。
我在現在香港所發生的悲劇中領悟,台灣許多人從小就是在沒有主權的情況下活著,他們習慣被父母控制,因此長大後也同樣會去控制兒女並且認為這很理所當然,思及此,我突然能夠理解為什麼一大堆人會支持港警、認為極權政府沒什麼不好,甚至認為被統一看看可能也不錯,因為他們早已習慣自身的自由被剝奪當然不覺得極權政府有什麼不好。
願平安降臨香港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長大
願每一個個體都能受到該有的尊重
延伸閱讀
我是你媽,你就是要聽我的!叛逆期的孩子講不聽打不怕該怎麼教比較好?
反正我做什麼都一定會失敗,但只要不要開始就不會失敗了。談自卑情結
===全職部落客花花需要大家的幫忙才有能力持續寫作===
若是有各位會用得上的產品,還請大家多多支持花花的業配,我很龜毛不會亂推薦產品,但我不會慫恿大家買自己用不到的東西,派得上用場再買就好,而且我保證買了絕對不會後悔。
舒肥料理懶人即食包(每筆訂單限購一組,折扣碼每次消費可重複使用)
原價1360 特價1199
免運費使用折扣碼【HANA】再多送一包嫩雞胸